当前位置:主页聚焦 > > 正文

我市三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参与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山西篇”节目录制

时间: 2023-05-16 18:29:38 来源: 锦绣太原城

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山西篇”已于5月7日—5月14日在王家大院完成全部前期录制工作。我市三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老陈醋酿制技艺、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风火流星分别作为街区项目、主项目和开场项目参加了拍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老陈醋酿制技艺”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又名“美和居老陈醋(熏蒸法)酿制技艺”。该技艺始创于明代洪武元年(1368),有着独特的工艺流程,在中国酿醋领域独树一帜,是我国老陈醋传统酿制技艺的典型代表。它首创的“熏蒸” “夏伏晒,冬捞冰”等工艺,使山西老陈醋的酿造工艺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水平。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郭俊陆带领八人团队和三十口历经几代人的酿醋大缸,在王家大院西街拍摄,详细地向摄制组展示了老陈醋酿制技艺的“蒸、酵、熏、淋、陈”五大工艺和不同年份陈醋及其衍生品。香醇的醋味儿回荡在西街,这是山西人吃了上千年依旧无法舍弃的乡愁,是真材实料、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的延绵。


“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系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建造庙宇、塔楼的第一道工序——扎小样。它全面传承了中国古建筑采用的多种复杂“榫卯”结构及“升起”“侧脚”等技艺,对还原、修复、建造我国传统建筑有着重要的意义,极具教学和科研价值。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祁伟成带领十七人团队,运送装有鹳雀楼、岳阳楼在内的五大古建筑模型及若干较小模型的七个卡车抵达王家大院文庙广场,进行录制拍摄。在拍摄现场,祁伟成老师详细讲解中国古建筑的构架,还带领单霁翔、蔡国庆、龙洋三位嘉宾和主持人亲自体验了一把木工活儿,引起了在场所有人对古建筑构造工艺的兴趣。


“风火流星”也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俗称“火流星”。是融杂技、武术、锣鼓为一体的民间社火艺术,主要在我市晋源区一带流传。其表演一般在晚上进行,由单人或多人做“背花”、“馒头花”等动作,其表演套路与武术套路大致相似,有双龙开道、火龙缠身、悟空舞棍、火龙十八滚等样式,是古代三晋儿女尚武传统的一个缩影。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韩金牛带领四名工作人员,来到王家大院门口照壁前进行了多次彩排,为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韩老师还会在白天组织4个小时的训练。作为传承人,韩老师常常将吃苦耐劳挂在嘴边,在他看来风火流星这项杂技由武术演变而来,只要多练、勤练就会展现出最好的效果。



此次拍摄有力地宣传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一步促进了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太原市)建设。据悉,“非遗里的中国·山西篇”将于近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


信息来源:局非遗管理科

关键词:

相关文章

我市三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参与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山西篇”节目录制

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山西篇”已于5月7日—5月14

来源:锦绣太原城2023-05-16

2023华西围术期医学国际学术周举行 焦点滚动

5月13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23华西围术期医学国际学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3-05-16

广州科技活动周推出430余场科普活动-全球微速讯

5月15日,记者从2023年广州科技活动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的广州科技活动周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

来源:科技日报2023-05-16

感恩!致敬!四川人民一起共渡难关!|世界要闻

干旱天气导致水电大幅减发,大小企业纷纷“让电于民”,人民群众积极响应节约用电。

来源:中国网2023-05-16

一定要「分词」吗?Andrej Karpathy:是时候抛弃这个历史包袱了

是时候抛弃tokenization了?

来源:清一色财经2023-05-16